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非错误名称作归回到无指没
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非:错误。名:称作。归:回到。无:指没有过错。辜(ɡū):罪,过错。无意之间失误,可以称为过错;故意去干坏事,那可就是罪恶。有错勇于改正,可以当作无过,倘若文过饰非,就是错上加错。四、泛爱众而亲仁【题解】“泛爱众”是说要有博爱大众的胸怀。“仁”则是孔子提出的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各种美德的高度概括,其核心就是“爱人”。《论语》中提及最多的就是“仁
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增一辜。
非:错误。
名:称作。
归:回到。无:指没有过错。
辜(ɡū):罪,过错。
无意之间失误,可以称为过错;
故意去干坏事,那可就是罪恶。
有错勇于改正,可以当作无过,
倘若文过饰非,就是错上加错。
四、泛爱众而亲仁
【题解】
“泛爱众”是说要有博爱大众的胸怀。“仁”则是孔子提出的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各种美德的高度概括,其核心就是“爱人”。《论语》中提及最多的就是“仁”字,孔子认为“仁”是君子的责任和使命,一个人不可以为“求生”而“害仁”,只能是“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眼中,“仁”是人格道德的最终追求和最高标准,为之可以不惜献出生命。如此的境界和高度,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但是“亲近仁德”却是每个人都应努力去做的。
延伸阅读:
- 本合髻唐宋以后的一种婚俗以新婚男女的头发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即[图]
- “童蒙吉”的意思是儿童愚昧无知是吉利的首先从儿童的特性来看儿[图]
- “赫矣圣唐大哉灵命时维大始运钟上圣天纵皇储固本居正;机悟宏远[图]
- 兴起胥相互渐(jiān)欺诈泯泯棼棼纷乱的样子罔无中通“忠”[图]
- 当初殷浩过世大司马桓温派人送信吊唁殷浩子殷涓不回信也不去回拜[图]
- 法藏比丘通过修身、口、意三业清净之行修得正报庄严口气香洁容色[图]
- “《老子》曰”句引文见《老子》七十八章晋国讨伐楚国攻入九十里[图]
- 规矩圆规和曲尺人道为人、治国的原则足礼重视礼无方无道指不走正[图]
- 冬楚国人攻伐宋国围困缗邑城邑不说围困这里说围困是为什么?是半[图]
- 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非错误名称作归回到无指没[图]